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聯合集團 (373.hk) 或 聯合地產 (56.hk) – 私有化之第一著?

聯合集團及聯合地產在今早 (4/14/2020) 停牌, 內容涉及收購合併, 可大致肯定是與私有化有關, 只是現階段未知道究竟私有化母公司, 抑或子公司, 有關私有化的流程及類別, 這篇文章有詳細介紹:


以下是小弟的推測或吹水之作:

Case 1 私有化 聯合集團
最大機會出現的情況:

聯合集團目前現價為HKD 38, 市值 66.79 (已發行股本: 175,754,118), P/B = 0.24, 大股東李成輝佔當中74.95% (131,729,301 50.05), 剩餘流通市值為16.73 (44,024,817).

另一名前大股東Dalton Investments 曾於20191014日賣出以 38.5 賣出10,025,938 股給予莊舜而女士, 交易完成後, 莊舜而擁有 8.62% (15,151,655) 的聯合集團, Dalton Investments 則減少至0.20% (350,000 ), 而李成輝及莊舜而合共擁有83.57% 的聯合集團, 意味著有 16.42% (28,876,402 , 市值: 10.97) 仍然在市場流通.

聯合集團最近 10 年的高位是HKD 54 (代表市值 94.90 ).
如果想成功私有化, 相信大股東在出價方面至少要有 HKD 70 或以上才有一定吸引力,

假如大股東出價是HKD 70, P/B = 0.44, 仍然處於非常低的水平, 但不少股東應該滿意當中的投資回報, 而大股東亦只需要把多花 20.21 億左右便可以取得價值   281 億的資產, 相信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Case 2 私有化 聯合地產
這個機會比較低, 原因是聯合地產市值較高 (97.41), 要進行私有化付出的代價亦較大, 亦不化算, 皆因聯合地產略高 (P/B = 0.25), 但好處是大股東無需動用私人資金去進行私有化, 亦可以令營運更有效, 而聯合集團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法: 現金或印新股支付代價.

聯合地產最近 10 年的高位是HKD 2.62 (代表市值 178.48).
如果想成功私有化, 相信集團在出價方面至少要有 HKD 2.8 或以上 (不論是現金支付或是印新股的方式) 才有一定吸引力.

Case 3 合併
相信合併亦會是一個另類的選擇, 類似的事件可以參考 電能 (6.hk) 長建 (1038.hk) 嘗試合併的事件. 情況有點似 Case 2 中以印新股支付代價. 但成功率相信很低, 皆因出手太低則聯地股東不會批准; 出手太高則聯合集團股價可能暴跌而令本來的出手太高的合併亦變得出手一般.

小結:
由於本人持有聯合集團 (373.hk) 的關係, 較為希望的是   Case 1, 而且大股東的出價可以遠高於 70 , 如果大股東出手低的話 (比如HKD 50, 60), 基本上成功率不高, 而本人亦大機會先沽為敬 或者 留場鬥氣否決, 希望在私有化失敗後補回.

如果在這次潛在私有化事件最終能大幅獲利, 則會再重新審視自己資產分佈, 亦會尋找下一隻高質素老爺股作為自己的核心持股

後記 [4/20/2020]:
情況是 Case 2, 但是以賤價私有化 (1.92 + 股息 0.08), 相信成功機會不大, 作私有化套利的投資者要注意一下.


相信這次唔少投資者 (包括我) 睇到李家的老謀深算, 趁火打劫的行為, 對聯合集團的股價理論上會有負面影響10 多年的聲望重建毁于一旦. 相信股價的大折讓會繼續持續一段長時間, 甚至更大, 無論是 373 聯合集團, 56 聯合地產, 抑或同系的 86 新鴻基公司, 28 天安中國, 271 亞證地產. 價值收復之時遙遠無期, 更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失. 

現時有聯合集團持貨者的策略則十分被動, 唯有希望 56 聯地的股東能夠否決私有化, 爭取提價 (至少 HKD 2.8), 令日後聯合集團的股價亦能保持平衡或增長, 避免再次的賤價私有化風險.

而大部分聯合集團的股東都同時是聯地的股東, 希望智慧老人們能大大力否決這次私有化, 爭取最大利益而非恐慌性拋售.

後記 [4/21/2020]: 
市場的反應卻是這次私有化很大機會成功, 目前聯地的股價 (HKD 1.9) 與私有化作價只有 5% 的折讓, 而聯合集團亦意外地乾升了 20%, 似乎部分投資者不太擔心賤價私有化風險, 反而認為集團買到了平貨, 價值大幅上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