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3月中小結 — 整理思路

整理一下思路

最近股市暴跌,本人無論在計劃上,或思路上均有點混亂。單論港股而言,短短一個月大市已急跌接近25%,相信不少人已經心灰意冷、清倉離場、或者是低位割肉。當然有小數人果斷入市,有些則純粹想把平均成本拉低、不太具風險意識的韭菜,亦有一些資深投資者(比如段永平)則是已經計算好風險,做好應對準備,選擇動用資金入市。

思前想後,在不理性的大環境下,覺得需要把自己手上資訊及想法整理一下,保持理性思考,並計劃下一步的對策。


政治局勢

  • 極端情況下,中國可能會是下一個俄羅斯,受到歐美經濟及金融制裁,動用金融核彈,把中國踢出SWIFT系統。相信到時不止港股股災,將會進一步波及港樓、聯繫匯率及整個香港的金融系統。
  • 中概股退市風險,美國上市的中資股面臨退市及流動性風險。理論上ADR可轉換成普通股,整體問題不大,但有部分公司(例如富途、拼多多)仍只在Nasdaq上市,基金亦可能因無法買賣港股而被迫沽出。
  • 以價值投資的傳統智慧而言,若市場因非基本面原因而被迫賣出,價格大幅下跌,將會是「機會」而非「風險」或「陷阱」。但由於明顯有tail risk的關係(中國出兵支援俄羅斯、歐美制裁中國等),只能以注碼控制風險。

中國經濟及政策

  • 財富效應下的負面影響:股市暴跌,財富蒸發明顯,上證、深證及恒指年初至今跌16%22% 21%,將會拖累居民的消費意欲,進一步打擊國內經濟。
  • 房地產正處於下行週期,雖然在「指導價」下內地樓價只有微跌,但一二手數明顯成交量大幅萎縮。大量民企內房爆煲影響市民入市意欲,擔心買入的一手樓將會爛尾;內房因流動性緊張亦會盡可能減價促銷,務求提高回款,變相市場的一手樓出現大量的excess supply,其餘投資者難以在二手市場作套現。
  • 內地疫情爆發,導致多地停工,若在短期內未能作有效控制,對整體製造業及消費均會有較大影響。
  • 監管政策繼續出台,政策霧霾持續困擾各個板塊,政策風險仍然甚高。當中包括遊戲醫藥外賣平台,似乎並未如市場預期所料,大多數監管在上年已經出台。這再度打擊市場信心,甚至嚴重影響這些企業的經營及盈利基本面,並非單純估值壓縮。

內房

  • 房地產為中國經濟的命脈,卻連番遭受到重大打擊。2 月份無論是拿地一手樓銷售均非常之弱。
  • 個別內房方面,龍光、正榮兩間內房相繼出事,龍光正榮的投資者會議上更表明目前回款及融資相當困難。雖然年初時提過有關放寬預售監管資金的措施,至今內房的情況仍未見有好轉的跡象,龍光、正榮兩例更反映內房回款及融資比上年年底時更加困難。
  • 內房繼續股債雙殺,一方面反映了民企的信貸質素惡化,另一方面亦反映了市場的信心危機。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至一些較優質民企及港資,比如碧桂園、旭輝、龍湖及路勁等。內房相關行業,比如物管及代建等同樣被遭到血洗,跌幅甚至高於科網股等風眼。
  • 個人看法與早前看法類近:
    • 目前內房的持股重心仍然應該放在優質國企上(比如招保萬金、華潤、中海、建發),這些國企的經營面良好,債務違約風險低
    • 債券則是價殘、接近或已違約但相對體質不算太差的內房(正榮、世茂),這些民企或者有能置諸死地而後生,有能力維持派債息
    • 物管以價殘搏反彈為主,但母公司的體質並不能太弱(比如新城1755),或者非常優質但估值昂貴的國企物管(比如華潤1209
    • 代建首選則是估值便宜的建業系9982

其他因素

  • 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原材料、能源價格仍然於相對高位,供應鏈問題、運費高漲將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大部分企業並不能完全把成本轉嫁予消費者,最終蠶食企業盈利。在此推論下,強定價權、輕資產的企業及周期股可能是逃生門,要避開弱 Moat 或低毛利公司。
  • 債息曲線平坦化,有Inverted Yield的風險:目前美國10年期 - 2年期息差只有0.3%。一旦持續出現Inverted Yield,意味著美國甚至環球的經濟很可能在未來1218個月陷入衰退。
  • 美國通脹、加息及縮表等風險
  • 歐洲則涉及能源危機與俄烏戰爭等風險

本月初至今所做的買賣紀錄

加注英股LGEN LSE,美GOOG港股    2202 & 9982;沽清270A17U、減持部分373

IV 高有利OptionShort Side,繼續開了一堆Short Put,包括AER, AR, NVDA

ZIM 業績後股價急升,第4季派大量股息,收每股    USD 17,但有25% Dividend Tax,於是同時做了一套策略:正股 + Short Call + Short Put,連同期權金每股大約收到19.75(若最終對家未行使Call Option


正在整理觀察及沽出名單

觀察/買入名單:

  • Mega TechGOOG, NVDA
  • 英國三寶:LGEN, LSE & MNG
  • Moat的金融服務股:MSCI, SPGI
  • 資產管理:9CI, GMG, BAM, APO
  • 油氣股:MRO, AR, CNQ, DVN
  • 交易所:388, ICE
  • 指數基金:SPY, QQQ
  • 內房相關:2202, 1209, 1755, 9982
  • 飛機租賃:AER
  • 港股收息:659, 331

部分潛在賣出名單,暫時以港股為主:

  • 373, 3918, 535, 3319, ZIM

由於中國有明顯tail risk,若有多餘資金(或利用股息進行再投資),將優先考慮加注海外股票。不過目前思路未算很清晰:

  • 港股確實便宜,很可能是撈底及博反彈的好選擇,同時亦有較多陷阱,以及較高的policy risktail riskcountry risk
  • 美股較多估值合理的優質企業,拉長投資時間很難會有重大損失,應該會是較穩健的選擇
  • 英股主要留意的是金融股,有機會受惠加息周期,但有Inverted Yield及存在有毒資產(例如俄債、俄股)的風險
  • 加股為能源股主導,附以REITs。能源股確實值得加注,但商品價格走勢波動會是一種風險,而加REITs 因估值昂貴而暫時放棄
  • 玻股反映其驚人的防守力,完全無視外界的腥風血雨,可能是作為避險或分散風險的一個好選擇
  • 歐股及日股亦有少量留意,但因認識不深,唯有暫時放棄


三月目前回報:-16.4%, YTD-15.6%

組合於2月中開始回落,並於3月重創,315日更單日暴跌接近7%,反映組合仍側重於港股(中港股票佔約50%),未來會續減持港股,加重海外布局,希望達到優化組合的作用。

 

後記(3/19

短短三天居然回到正數方作戰,慶幸當時大跌市未有做太多錯誤決定,持倉能充分capture數日內的反彈,亦體驗到stay invest 的重要性及持股深入認識的意義。

三月目前(直至3/19)回報:+3.8%, YTD+4.3%


補充一下現時十大持倉:

新創建 14.8%

新鴻基地產 14.4%

萬科 7.4%

金界 7.3%

ZIM Shipping 5.8% (如無意外,應會於下週一被Call

Flow Traders 5.6%

中原建業 5.3%

LSE 4.6%

Legal & General 4.5%

TSMC 3.6%


已全數沽清   373

6 則留言:

  1. 請問對9982業績有何睇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與預期並無太大落差, 主要睇的派息亦無因地產市場差而減少或停止. 但有個隱憂為多了一筆大約3億的應收帳, 如果全數壞帳的話相如於半年白做.
      但估值平至3-4倍P/E, 外加大量現金在手, 上述的風險已經不算得上是風險了.

      兄弟不妨留個名字, 方便下次交流

      刪除
  2. 多謝你的分析。很喜歡你的文章。

    回覆刪除
  3. 本人亦想了解老爺股兄盡沽2588的原因。請問可否賜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要原因是資金調動, 留點資金在跌市時可以多點緩充.
      當時手上持股, 只有2588估值偏貴少少, 所以就全數沽出.
      事後睇番, 沽出價是短期高位, 但只是好彩而己. 後來俄烏局勢進一步惡化, 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 導致2588有機會要為部分飛機做減值(5%), 股價繼而暴跌. 我長遠對2588睇法仍然正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