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11月月結—替組合做一個大手術

替組合做一個大手術

經過仔細思考後,作出下列重要決定,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波動市:
  • 大幅減持死股,把8成死股換成高質量、低估值的英股及估值合理的美股
  • 通過SP入價期權,有限幅度增持航運這類周期性股票,打一波Value & Cyclical Picks
  • 同時亦沽出部分估值合理、非核心的港股,核心港股持倉則繼續持有

減持或清倉的股票包括惠記集團(610)、嘉里建設(683)、上海實業控股(363)、Invesque 及中國神華(1088)、Ascendas reit (A17U)

另外增持萬科(2202)、Mastercard(MA) 、M&G Investments (MNG)、中地美債ETF (3001) 、Short Put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ZIM)


香港市場 — 陣痛過後,仍有機會

個人沒有任何中國tech,但它們的持續下跌或估值下跌其實會令整體市場估值水平下降,間接令我有所損傷,且香港市場內不同板塊亦不斷有一些壞消息或負面新聞,比如中概股的每日一篇、周焯華事件、內房的奧園及佳兆業的債務爆煲。作為投資者的我們其實應該沉著應戰,盡量從基本因素去分析事件的短中長期影響,或者是對自身持股的影響。

比如每日有關一篇的監管,雖然未必對公司的盈利或收入帶來一個致命性的打擊,但相信長遠市場對這些股票會帶有一定的Valuation Discount。

本年不少投資者的一個大教訓,就是沽出估值較高的美國 mega tech,然後買入估值較低的中國mega tech,期望它們的估值會收復。目前而言,這策略不太成功,美國mega tech的業績非常好,估值能夠維持,股價亦節節上升,中國mega tech的業績平平,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差,再加上海量級的監管風險,出現 davis double kill,股價下跌但估值水平仍然不算太便宜。

不過,這種較低估值相信會有收復空間,無論是以大市的估值水平,抑或個別股票的 DCF Value 或折讓股、重資產股的P/B 計算,都有不少股票處於絕對(非相對)便宜的狀態。管理層的應對能力更加重要,亦是分辨好公司、平庸公司及壞公司的最佳時機。

總結:陣痛過後,仍有機會

中原建業 — 價值回歸的好例子

克服自身情緒並不是易事,包括本人在內,其實亦有不冷靜的時候。此時先前做的研究功課就顯得十分重要。10月月結提到的中原建業(9982) 自內房債務危機開始就持續下跌,由2.5左右跌到低位1.02,跌幅高達60%,是十分誇張。

在低位時,估值只有4倍左右的P/E 或 P/FCF,業務輕資產,相信可以維持派高息。這種絕對便宜的股票,只要公司不出老千的話,賺錢的確定性非常高。雖然我未能在極低位 (1.02) 左右買入,但至少在1.26時亦有加注,在這次大跌然後反彈的情景有所得益,股數增加,平均成本下跌,而且股價可以在中短期內回升。

除了估值極殘,另一個反彈的原因相信是市場開始發現代建的長期投資邏輯:大量民型內房倒下後,代建的需求會增加,因為不少之前獲利的小企業業主會重新江湖,再加上城投接手等,均會產生大量的代建需求。最後,公司近日宣布回購股票,亦是另一個催化劑,三種原因結合,令中原建業在一個月反彈超過6成,而且現價仍然有10% 的股息率,又一價值回歸的好例子。

英國市場— 與港股市場同樣低殘的收息王國

英國有不少金融股含金量甚高,基本面不錯,且企業管治較港股好,會較為重視投資者利益,願意派發不錯且具增長力的股息。手持及新加入的Legal & General (LGEN) 和M&G Investments (MNG) 正是此例,相信有助分散組合,同時亦可提升組合現金流的確定性及穩定性。

英國與香港這個地區可以話難兄難弟,脫歐帶來不確定性,但英國本土根基穩固,相信經濟復甦問題不大;香港同樣擁有較強的經濟基本面,本土主打民生的公司仍然堅挺。兩者的大市估值同樣處於歷史上較低的位置,亦有大量穩健收息股。照這樣推算,香港與英國兩個市場其實可以互補不足,分散地區性風險。

個人仍然以邊投資邊學習的態度去了解這個收息王國,目前只持有英國金融類別的公司:LGEN, MNG 及LSE。

週期股的新打法

不少人認為價值投資只可以長線,不可以過於短線,在我眼中,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如果公司在短期內有非常高投機或投資價值,其實亦可以是一個好的投資,亦是所謂的高值博率,低風險、高不確定性、高回報。

現時嘗試利用週期股非常高的Implied Volatility,做一些較為價內的Short Put,但中短期睇好的股票,既可為組合帶來現金流,且即使接貨,亦可考慮直接同價Short Cover Call,或者是等待價值收復,打法靈活,而且潛在回報高。現時只做了 ZIM的Short Put。

未來展望

組合仍然疲弱,中了上一輪的風眼,但至少沒有中這一輪的風眼,算是守得住了。

組合打法仍然是主打現金流,持有低 PB 高 Yield 類、優質股長線投資、反脆弱投資及持續加入前瞻性投資。當然,輕資產高Yield其實正逐漸代替低 PB 高 Yield,兩者的定位類近,但關聯性上較低,較容易維持組合的淨值、現金流與流動性。

目前組合十大持倉

新創建 13.8%

新地 13.6%

金界 6.8%

中原建業 6.6%

萬科 6.6%

Flow Traders 5.6%

Legal & General 4.4%

聯合集團 4.3%

粵海投資 4.3%

中銀飛機租賃 4.1%


十一月回報: -4%, YTD: ~-2%

5 則留言:

  1. 一見到隻9982升上來,即刻想起兄台及替你高興,因為博界有提及此股的人不多!最近的升幅有點遲來,因為我在1.4左右已清晒倉,最近公佈營運數字不差,加上回購消息能提振股價是不錯,此股曾經為本人重倉股,礙於信心問題在較低位走晒,是本人今年倉位大幅跑輸大市功臣之-!
    感覺上對管理層的處理手法信心不太大,預期要花錢回購,為何1.2及1.3出來?等股價回升到一定水平才回購?
    若代建我更傾向選擇綠城99791

    兄台果然厲害,涉獵投資機會去到英國,今年基本上不重倉中港股市都會贏,除歐洲外,日台也做得很好,只是中港較斯人獨憔悴。
    兄台的投資組合加上去少過一百,是否其餘為衍生工具?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首先多謝金水兄, 竟然記得小弟持有中原建業.

      至於中原的回購, 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即使時機可能未係最好, 但現價仍然較合理估值有大折讓 (我計, 中原至少值3蚊一股的). 因此, 回購也是對投資者有個好的交代, 只要公司係在低估時回購, 我就收貨了.

      至於是否超級低位, 反而是次要的. 始終管理層並不是我們這類老散, 未必有時間每日留意股價, 即使有留意, 提出決策時亦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 有1-2個月的時間差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管理層班底近乎與建業地產 (832) 重疊, 有可能是因為10月期間他們要集中火力解決11月那筆美元債, 才有時間顧下9982或9983 這堆對他們較次要的公司.

      我粗略研究了832過去歷史, 雖然有時候做的決策未必太理想, 甚至不明白他們所做的動作背後的原因, 但大方向仍然十分照顧小股東的, 與小股東的利益大致一致, 再加上 832 第2大股東曾經是Capital Land, 新加坡公司做Due diligence (DD) 都比較認真, 所以我對整個建業系的企業管治感覺是不錯的.

      至於我的投資組合, 文章內只分享了頭10大的持倉, 我的組合算係比較分散, 合共有大約30、40隻股.

      其實今年英國、日本及韓國的表現都不算話超級好, 只能夠話有高單位數的升幅, 但陷阱亦不少, 板塊及個股之間的分野亦都很大.

      換個角度睇, 我認為現階段不同國家都有不少唔錯的投資機會, 它們的估值水平唔算話非常貴, 容易物色到新的投資機會. 當然, 資本是有限的, 所以在注碼控制及換馬操作上更為重要.

      刪除
  2. 難怪兄台咁有信心個二去增持,原來對胡氏及管理層有研究,我自己對此系conviction 冇咁大是因為眼見832負債都几劲,另一我不喜歡的地方是股價波幅几劲,可能因為流通量低。
    另外地區性企業有好亦有不好,想較綠城全國性佈局可能風險稍低,純感覺。

    回覆刪除